新加坡学者:电动汽车怎么就扯上“国家安全”?美国同行道出玄机

新加坡学者:电动汽车怎么就扯上“国家安全”?美国同行道出玄机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4-07-17 10: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导读

近期欧美炒作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并以“国家安全”和“不公平贸易”为由,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等产品加征关税。事实上,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在欧美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中国政府新能源补贴的发放对象主要是消费者。“产能过剩”只是打压中国的借口,并无充分证据。在全球迫切需要廉价清洁能源的今天,美西方应广泛考虑全球福祉,而非仅聚焦国家竞争。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美国和欧盟一直在炒作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是造成不公平贸易的一个原因。拜登政府以此为借口,将对华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到100%。

在前景看好且对保护地球环境有益的领域进行经济竞争是一件好事,但人们常说,这种竞争也是战略性的。几个月前,在美国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我问:“为什么电动汽车事关国家安全问题?”两位美国专家的话给了我启发:“坦克。当我们拥有最好的汽车技术时,我们也能够制造出最好的军事攻击车辆。”

和美国相比,欧盟尽管没有那么强硬,但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了高达38%的关税。理由是,这是为反对中国“不公平贸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这个事情一旦上升到“国家安全”,那么即使是电磁铁和橡胶轮胎都可能被扣上“有罪”的帽子;但如果你要说是经济方面的原因,那我们就得拿证据说道说道了。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什么是“产能过剩”?顾名思义,产能过剩就是指生产能力超过需求。在经济学中,它指的是供给大于需求,也就是生产的东西比消费的东西多。在国际贸易中,这种意义上的产能过剩就是用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因为这就是一个经济体生产的产品超出消费的产品的程度。然而,这样算出来的结果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每个经济体在某些领域都会存在“产能过剩”。

另一种观点认为,产能过剩指的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即单方面的不公平竞争。这一方使用奴隶劳动,实行经济胁迫,使用非法原材料,采用低标准工程流程,从而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违反国际规则来进行产业补贴或扭曲市场。这样一来,这些国家就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这对其他遵守规则的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

2024年6月,在世贸组织框架内,针对中国发起了49起争端案,其中美国发起23起,欧盟发起11起。然而中国并不是唯一因“不遵守规则”而面临诉讼纠纷的国家。事实上,与此同时世贸组织针对美国的诉讼达171起案件,其中中国仅发起18起,欧盟发起35起。换句话说,针对美国的争端案数量是中国的三倍多。

我还听很多人说,就算中国确实在生产清洁能源设备,这些设备也是利用非清洁能源生产出来的。这需要有证据支持,但我没有看到任何可信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并且,我们还应该追问一句:其他国家是如何生产清洁能源设备的?是否永远不应该将非清洁能源用于清洁能源设备生产?是否应该直接使用非清洁能源,这样它对未来清洁能源的前景才没有明显的影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一个更适当、更直接的方法是,许多经济学家可能会用“倾销”的概念来审视产能过剩问题:那就是看看出口商在外国的售价是否低于在本国的售价,以自身的短期损失为代价,破坏外国市场。这样的证据更好找,但并不支持中国“产能过剩”的假设。许多中国产品——尤其是电池和电动汽车——在中国国内的价格比在欧美还便宜。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较贫穷的国家物价普遍较低。

被指“产能过剩”的中国产业是否正在亏损?中国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中国的许多行业,尤其是电动汽车,总体上是盈利的。当然,确实有一些企业会倒闭,但这恰恰说明中国在进行“创造性破坏”,而不能作为“倾销”的证据。中国政府确实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了补贴,但补贴的对象是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而不是生产电动汽车的车企。消费者拿到了补贴,想买特斯拉买特斯拉,想买比亚迪买比亚迪。可以说,这样的消费者补贴应该在更多的国家推广,以鼓励向清洁能源汽车过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中国正在向西方市场“倾销”清洁能源产品吗?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总量仅占其总产量的14%,比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出口比例要小。当然,从绝对数字上看,中国的数量更多——但你不能因为一个国家的体量大就说它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吧?再者说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占美国新车总销量的比例是多少?只有百分之二。

关注本国的产业和企业本无可厚非,但我们也需要为这个星球的整体利益着想。简而言之,世界需要清洁、廉价的能源。新兴经济体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需要大量持续的能源供给。欠发达国家负担不起昂贵的技术来替代化石燃料,因此,除非情况有所改变,否则全球未来即将产生的大部分碳排放责任,都将由全球南方国家承担。这些国家并不觉得清洁能源“产能过剩”是个问题,因为对于居住在那里的全球70%人口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再多的电动汽车、电池存储和太阳能电池板也不嫌多。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Tanks rather than thanks"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程飘然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