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约】“歪果仁”挑战制作胶东花饽饽 品味指尖上的艺术

6月6日,“中国有约·相约山东”2024年国际采访团走进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渠隔村,采访团外籍记者和网络达人们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胶东特色美食花饽饽。

【中国有约】“歪果仁”挑战制作胶东花饽饽 品味指尖上的艺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07 13:4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7 13: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6月7日电(记者 董静)一小块白色面团揉一揉、搓一搓、捏一捏,再“粘”上两片绿色“粽叶”和黑豆点缀而成的眼睛,一个精美的粽子造型花饽饽便做好了。

6月6日,“中国有约·相约山东”2024年国际采访团走进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渠隔村,采访团外籍记者和网络达人们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胶东特色美食花饽饽。

在胶东地区,过年、过节、老人祝寿、新人结婚、小孩抓周等重要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蒸饽饽,寓意着日子蒸蒸日上。花饽饽又称“面塑”或者“捏面花”,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同时也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饽饽既可以是逢年过节家中必备的美食,也可以是细腻精致、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或人物塑像。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如今的花饽饽在一代代传承人的钻研和创新下,早已成为一种可雅可俗、可观可食的“指尖艺术品”。

(编辑:高琳琳 齐磊)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