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跨越山海的情缘——坦桑尼亚孔子学院十年记

通讯:跨越山海的情缘——坦桑尼亚孔子学院十年记

来源: 新华网
2023-12-20 16: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2月19日电 通讯:跨越山海的情缘——坦桑尼亚孔子学院十年记

新华社记者华洪立

24岁的高晓宇是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研二学生,今年9月和另外13名同学一起来到坦桑尼亚,成为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的志愿者老师,为期一年。

“最开始很紧张,害怕自己带不好这么多人。”谈起最初得知自己要负责4个班的中文选修课时,高晓宇有些不知所措。但这位年轻的河北姑娘很快就被当地年轻人对于中文的热情和好学所打动,她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这些非洲年轻人。

从孔院成立之初就担任中方院长的张笑贞介绍说,2013年,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由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和浙江师范大学签署协议成立。十年来,超过100位来自国内的教师和志愿者来到坦桑尼亚。

哈米达·塞夫·阿拉维是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语言研究专业的学生。她说:“我热爱中文,它是我取得人生进步的关键。”2019年,她通过孔子学院成功申请到了奖学金,前往浙江师范大学留学。她形容这是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32岁的阿莎·富姆·卡米斯是孔子学院一位本土中文教师。作为地道的坦桑尼亚人,她认为学习中文改变了她的人生。“如果不是因为学习中文并且拿到奖学金去中国留学,现在我可能还在桑给巴尔的小船上捕鱼。”

“我已经开始教我儿子学中文了,虽然知道他还听不懂。”阿莎·富姆·卡米斯笑着说,“学中文要从娃娃抓起。”

阿莎·富姆·卡米斯说:“随着中国企业逐步扩大在坦投资,对精通中文的坦桑尼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几乎每天都有中资企业找到孔子学院,希望能找到懂中文的坦桑尼亚学生。”她坚信中文学习能为坦桑尼亚年轻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所以她对中文教学有着极强的使命感。

在达累斯萨拉姆街头,有许多推着自行车吆喝着卖椰子的当地商贩。每当看到亚洲面孔时,他们常常脱口而出:“你好!”

张笑贞告诉记者:“十年来,我们在坦桑培养了6万多名中文学习者。这些学生会把自己学到的中文传授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会接触并学习到中文。”

张笑贞说,过去十年间,孔子学院在推动中坦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不仅提供中文教学,还举办了众多文化活动,如春节庆典、中文演讲比赛、中国电影周等。通过这些活动,坦桑尼亚人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

“许多学生通过在孔子学院的学习获得了访问中国的机会,有的人在中国的大学和企业中找到了实习和工作机会。这些经历不仅改变了他们的个人生活轨迹,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联系。”张笑贞说。

孔子学院坦方院长阿尔丁·穆特贝认为,孔子学院在提高坦桑尼亚年轻人中文学习、汉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本地教师就业培训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坦桑尼亚教育与科技部代部长肯尼思·霍齐亚接受采访时说,“孔子学院在促进坦中文化交流、加强人文交流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帮助我们解决了就业问题,推动农业、旅游等领域发展。”

【责任编辑:韩鹤】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