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科技合作为中巴经济走廊保驾护航

综述:科技合作为中巴经济走廊保驾护航

来源: 新华网
2023-10-29 05: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28日电 综述:科技合作为中巴经济走廊保驾护航

新华社记者唐斌辉 王欢

“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将为中巴经济走廊保驾护航,开启中巴科技合作新篇章。”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日前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的中心揭牌仪式上说。

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与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于2019年开始联合筹建,总部设在伊斯兰堡,主要针对中巴经济走廊沿线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联合两国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系统性的地球科学研究与科教合作。

张亚平见证了中心的筹备和建设过程。他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中国科学院着眼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围绕建立健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合作体系,联合中巴两国数十家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了该中心。中国科学院希望与所有合作伙伴一道开展多领域科技合作,强化共建“一带一路”地区应对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崔鹏告诉记者,中巴经济走廊穿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兴都库什三大山系交汇地带,复杂艰险的环境条件和频发的自然灾害制约着中巴经济走廊可持续发展。

“中心的首要职能是进行科学研究,针对中巴经济走廊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和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开展研究,从而支撑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崔鹏说,自筹建以来,中心采用多维度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对共建“一带一路”地区的自然灾害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出版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其中将中巴经济走廊作为特别案例进行了细致分析。

巴基斯坦科学院前院长穆罕默德·卡西姆·詹多年来深耕矿物学、岩石学等学科,致力于巴基斯坦北部及南部地区新生地壳形成过程和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研究。他告诉记者,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饱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影响。“中心在为巴中科学家和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促进科技进步、共同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同时,还将提升周边地区地球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自筹建以来,该中心聚焦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减灾、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两大关键问题,共发布成果7项,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了科学决策和工程技术支持,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为期两天半的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国际研讨会在揭牌仪式后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巴基斯坦等国400多名专家学者就中巴经济走廊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开展学术研讨,分享智慧结晶。

(唐斌辉 王欢)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