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七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暨东北亚文明对话论坛在大连召开

5月27日,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第七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暨东北亚文明对话论坛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召开。

2023第七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暨东北亚文明对话论坛在大连召开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5-29 15: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5月29日电 5月27日,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第七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暨东北亚文明对话论坛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从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相关研究的近三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论坛集体合影

论坛开幕式上,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教授致欢迎辞。她介绍了大连外国语大学朝着全面建设东北亚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目标不断迈进取得的新成就。她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要求,这是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新论断。理解这一论断的意义与目标,凸显了基于文明交流互鉴视角开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外国语大学积极参与到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积极参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用中国之治、中国之路、中国之理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贡献力量。在本届论坛上即将成立“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亚周边传播研究院”,这是学校阐释中国重大政策理念的重要抓手,希望通过东北亚周边传播研究院的开设,进一步增进中国人民与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相互认知和情谊,积极参与共建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

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雷蔚真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他结合国际传播的现状分享了以下心得。第一,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变化,国际传播研究的方向也应加以调整。目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部分西方国家以敌意对待中国,中国善意的文化交流意愿被曲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同样要应对这一新的时代环境。第二,国际传播研究应兼具“术”与“道”的并行。从“术”的层面来说,要求研究者要坚持与时俱进,跟踪国内外前沿的科技应用。相较于“术”的研究,“道”的阐发更加重要。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基础,承载着中国坚韧不拔、兼容并包的民族精神,要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内涵,做好国际传播的相关研究。第三,解决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困境的根本,在于获得他者的真正认同。中国文化中的“和谐”和“平衡”是珍贵的文化财产,“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应充分予以阐发,展现有价值、有魅力的中国形象。

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亚周边传播研究院”揭牌仪式、名誉院长聘任仪式和特聘研究员聘书颁发仪式。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教授受聘为名誉院长。

在本届论坛上,中国日报网与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发布了《2022-2023年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与中国日报网英文文化频道主编冯明惠共同揭晓了本次评选结果。本次评选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间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大活动、热点事件、优秀作品、先进典型等。获评的案例包括:优质IP助力国潮文化输出,国货海外实力“圈粉”;“欢乐春节”兔年吉祥物火遍全球;中国制茶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外国人踊跃参与汉语大会书画展;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元素闪耀卡塔尔世界杯;螺狮粉等网红小吃飘香海外;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海外热播;中国网络文学作品首次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发布方希望藉此总结经验,鼓励创新,树立典范,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副校长胡百精做了题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维与路径》的线上演讲。胡教授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而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体应从开显元问题与元价值、建构整全逻辑、在对话中转化,在互鉴中发展这三个角度进行探析。

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做了题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要强化五大意识》的演讲。他强调,做好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需要强化五个方面的意识,即强化中国意识、世界意识、时代意识、全员意识和文明意识。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明做了题为《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数字文化出海》的演讲。针对数字文化出海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和挑战,她提出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区域国别思维、打造自主可控的平台、健全法制保护知识产权、挖掘更多的新业态等五个方面的建议。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赵振祥做了题为《让中国文化搭上时尚传播的快车》的演讲。赵教授认为,要重视挖掘青年群体喜爱的时尚元素,并对其进行时代化创新,构建中国的时尚文化。在传播路径上,注重挖掘时尚“生活品用”的文化承载,注重对时尚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对文化的张扬。

北京大学教授、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做了题为《中国周边传播研究的态与势》的演讲。陆教授认为,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认识首先是从周边开始。部分周边国家对中国持敌对的态度,导致我国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隔离带”,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周边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以“官-产-学-研”作为共同的研究主体,进而有效推动周边传播的深入。

厦门大学教授、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谢清果做了题为《赋魅·祛魅·返魅:中华文明传播气质视域下“中国之治”与中国形象的共生传播》的演讲。谢教授认为,“中国之治”作为中国治理道路与体系的概称与凝结,它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慧与魅力,也成为传播“中国形象”与“中国声音”的内生动力与支点。在传播学形态上“中国之治”耦合着政治传播、战略传播等,因而探讨“中国之治”的建构与传播,不仅有助于思考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也可以为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一个学术耕耘的新领地。

南京大学教授、青年长江学者潘祥辉做了题为《“揖让而天下治”:中华传统揖礼的精神标识与国际传播价值》的演讲。潘教授认为,作为一种非接触式问候,揖礼并不逊色于“握手礼”,在卫生、仪态、美感和操作等方面,揖礼具有着简便、安全、卫生的特点。同时,传统揖让礼所蕴含的文明理念仍有其导向功能,可以拓展至国际传播领域,对于打造“彬彬有礼”的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中,对外推广揖礼,可以使其成为更卫生的替代性礼仪方案,也是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符号的一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2023东北亚文明对话论坛”环节,北京大学韩籍教授、博士生导师琴知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关权、大连外国语大学外籍专家亚历山大·勃奇卡廖夫三位学者分别作了题为《古代中国汉籍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接受》、《中日文化的相似性、依存度与未来走向》、《东鸣西应,银幕传情——中国电影在俄罗斯的传播》的演讲。在分论坛环节,同步举行了“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华文明海外影响力”“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多元化与在地化”“智能传播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东北亚及周边传播研究”等5个分论坛。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