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看冬奥 “冬梦之约”探究竟

“变焦镜头”看冬奥 “冬梦之约”探究竟

来源: 人民论坛网
2021-03-22 15: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5日,由北京冬奥组委发起、北京冬奥组委官方文化活动服务赞助商文投控股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大型冬奥场馆音乐节目《冬梦之约》在北京卫视上线播出。这档节目为我们提供了一组“变焦镜头”,从多个视角来观察北京冬奥会。

首先,通过“微距镜头”放大场馆的建筑之美。

一届大型赛事的场馆,不仅是人们走进赛事的一个“入口”,更是人们了解赛事、继而了解赛事举办城市和国家的重要载体。去年以来,防控疫情的常态化要求给场馆建设提出了更高难度的挑战。在对承办冰球比赛的国家体育馆的探访中,节目嘉宾关注到观众席每个座椅的下面都有一个出风口,但手伸过去却又没有明显的风感。这种智能化新风系统的使用,不仅保障了场馆空气的净化,又避免了给冬季观赛的观众造成体感不适,可谓是“看不见的细节”。此外,首期节目就为观众揭秘了首钢大跳台,如何根据气象部门对比赛当天风向和风速的科学预测,修改了设计方案,将大跳台原定位置向东南方偏移了10度,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了风力对运动员的干扰。从“看不到的细节”到“想不到的奥秘”,《冬梦之约》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破解着奥运场馆设计背后的理念,不断地设置悬念又揭晓悬念,让“探馆”的过程成为一场与北京冬奥会有关的奇妙之旅。

其次,通过“中焦镜头”聚焦人与奥运的和谐之美。

《冬梦之约》对准了其中的三类群体。第一类是冬奥会的参与者,他们是亲历冰雪运动或者冬奥会的运动员们。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前中国女子冰壶队队长王冰玉,如今在北京冬奥组委冰壶项目竞赛主任的岗位上继续推广冰壶运动。我们还听到了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全国冠军王雪梅,心怀奥运梦,刻苦训练却又屡次与冬奥遗憾错过的故事。他们作为冰雪项目的竞技者,传递出中国人对冬奥会的一份浓浓的情结。第二类是冬奥会的服务者,像是场馆的建设者、赛事的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们。比如,我们在节目中认识了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场馆可持续负责人马昱时,2008年他曾经以志愿者的身份服务过北京奥运会,并跟几个小伙伴一起许下了“带娃看奥运”的誓言,如今带着这份挚爱,他继续投身到北京冬奥会的赛事服务中。刘博强作为首钢的一名轧钢工人,刘博强在2010年北京冬奥组委陆续入驻首钢园区时,通过自学转型成为了一名专业制冰师,冰与火的转换,不变的是激情与奋斗。节目透过北京冬奥会,看到北京首都功能建设和城市规划所走过的历程。第三种是冬奥会的观察者,也就是其他所有关注北京冬奥会的人。明星嘉宾们正是以观察者的初始身份走进场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找到答案。

最后,通过“远景镜头”俯瞰奥运与北京的融合之美。

冬奥会激发了北京城市规划的创新活力,首钢工业园的蜕变新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冬梦之约》中,我们了解到,首钢大跳台规划之初就被设计成为可升降的结构,冬奥会结束后,它将减缓坡度以满足更多冰雪爱好者的体验。从工业遗址到奥运赛场,再到面向大众开放的体育休闲空间,北京市民将长久享受到“奥运福利”。

冬奥会也推动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轨道交通正是架构京津冀城市群的骨架钢梁。在《冬梦之约》中,嘉宾体验到了京张高铁的便利。当下,坐高铁到崇礼去滑雪,正在成为很多北京人的周末休闲方式。

冬奥会更是北京向世界讲述的新时代中国故事。《冬梦之约》在每期节目的尾声都会展开一场实景音乐秀,无论是融汇东西的音乐串烧,还是独具特色的《茉莉花》,都在向世界表达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