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因不满英国插手香港事务暂停“沪伦通”? 中英均未正面回应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王盼盼】“中英政治关系紧张,中国暂停‘沪伦通’”——英国路透社2日率先报道的这一消息引发高度关注。”  路透社的报道引述了“5名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他们一致表示,“政治因素”是中方暂停沪伦通的原因。

中方因不满英国插手香港事务暂停“沪伦通”? 中英均未正面回应

来源: 环球时报
2020-01-03 09: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王盼盼】“中英政治关系紧张,中国暂停‘沪伦通’”——英国路透社2日率先报道的这一消息引发高度关注。“沪伦通”于2019年6月启动,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的机制,符合条件的两地上市公司,可以发行存托凭证(DR)并在对方市场上市交易。路透社的报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立场是中方暂停沪伦通的原因。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没有证实或否认上述报道。但他强调,“我们希望英方为中国企业赴英投资提供公平、公正、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为中英各领域务实合作顺利开展创造适宜的条件。”

路透社的报道引述了“5名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他们一致表示,“政治因素”是中方暂停沪伦通的原因。其中两人特别强调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立场,一人提到了英国对于英驻港领事馆前雇员被拘事件的评论。2019年8月,英国驻香港领事馆香港籍雇员郑文杰因在深圳嫖娼,被深圳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他对自己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11月,郑文杰突然对媒体表示,中方在审讯过程中对他进行了折磨,并就香港抗议示威情况和英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盘问。英国外交大臣拉布对此反应强烈,并召见中国驻英国大使。中国大使当场向英方提出了反交涉,就英方在涉港问题上的一系列言行表达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路透社称,暂停令沪伦通的未来蒙上阴影。该计划是英国改善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关系的一种手段,并被视为中国开放资本市场以及与全球金融中心接轨的重要一步。报道称,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交所未回复路透社的置评请求。伦敦证交所和英国财政部的发言人均不愿就此置评。

美国彭博社2日也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了这一消息。报道称,中方暂停沪伦通是因为政治考虑,何时恢复没有时间表。行业人士认为,该举动具有象征意义,不太可能影响市场。文章称,沪伦通开通以来波澜不惊,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家中国公司华泰证券在伦敦上市,还没有英国公司到上海上市。“但是,在英国约翰逊政府准备在‘脱欧’后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之际,该计划的中止预示着中英关系的恶化。”报道称,同样迫在眉睫的是,英国是否会违反美国的意愿,决定允许华为成为英国5G网络的一部分。

路透社2日称,国投电力原本有望在去年12月成为第二家在伦敦上市的中国企业,但该计划在最后阶段被推迟,公司称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的缘故。消息人士称,这是因为中国政府暂停了沪伦通。此外,中国太平洋保险是另一家有希望通过该机制上市的公司,消息人士称该公司本来最早可以在2020年第一季度启动交易,但现在也已搁置境外上市计划。这两家企业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报道称,与沪伦通机制有关的英国公司和银行都在密切关注首相约翰逊如何处理英中关系,以及会对香港问题采取何种立场。评论称,“这桩麻烦来得太不是时候,对英国和伦敦证交所都是如此。”英国正在为脱欧做准备,因而急于同非欧盟国家建立联系。根据路孚特数据,截至去年12月4日的一年,伦敦证交所的企业新上市数量为10年来最低,政治动荡以及对英国脱欧的忧虑压制了股市的筹资活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所所长崔洪建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沪伦通是2015年中英宣布打造“黄金时代”后的一个标杆性项目,意在通过伦敦与上海两个金融中心的合作带动中英两国的整体合作。沪伦通涉及到人民币的海外交易,尤其是人民币与英镑间的合作,是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金融海外合作的一个旗舰性项目。

崔洪建表示,尽管沪伦通是否被暂停还未得到证实,但他认为该项目受影响是“迟早的事”。近两年英国对华政策出现一个显著特点,即试图将政治与经济区别对待。“英国在经济上对华热络,对参与‘一带一路’等项目表现积极;但在政治上对中国的批评却有增无减,以期在西方捞取‘政治名声’,近期在香港事务上更激化了这一点。”崔洪建表示,“这一‘政经脱钩’的对华模式很难为中方所接受,也很难长期持续。”

崔洪建认为,为了在“脱欧”后为自身规划新格局,英国整体对外政策和对华政策的投机性和冒险性都有所增加。“无论是英国军舰频繁穿越南海,还是对香港事务的不断干涉,英国一方面试图以此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间,一方面也是希望在‘脱欧’后拉住美国,因此对美‘跟风’。”他表示,中国有必要在外交上让英国进一步明确中国的底线在哪里。同时应把握好平衡,尽量避免政治对经贸的影响过大,暂停沪伦通并不影响当下中英经贸的其他方面。

(白云怡 王盼盼)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