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五方面意义

王毅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积淀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是各国共同的精神财富。

王毅: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五方面意义

2019-04-19 10: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贾文婷 摄)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贾文婷 摄)

人民网北京4月19日电 外交部今日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介绍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王毅指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核心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挖掘新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首届高峰论坛上,习主席同各国领导人一道擘画了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蓝图。两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一带一路”正在成为造福各国人民的合作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共赢之路和廉洁之路。事实表明,这一倡议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契合了各国追求开放、联动发展的共同愿望。

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说过,“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作为东道主,我们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包容、透明的办会理念。我们与与会各方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和协调,我们一起来共同做好这次高峰论坛的筹备工作,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与各方一道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凝聚共识,切实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

王毅阐述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五方面意义。

一是勇立潮头,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坚持多边主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国际社会应对当前挑战,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形势之下,坚持这一立场更为重要。“一带一路”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了多边主义精神,“一带一路”奉行的开放、包容理念,诠释了多边主义的内涵。“一带一路”追求的互利共赢目标,反映了多边主义的实质。所以,我们相信,在本届论坛上,各方将会发出支持多边主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共同声音。

二是与时俱进,丰富合作的原则理念。我们将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这些行之有效、广受欢迎的原则和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形势发展和具体实践,进一步丰富“一带一路”的理论内涵,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深化政策对接和经济融合,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动务实合作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要打造更紧密的伙伴关系网络,坚持开放、包容,注重绿色、廉洁,开展文明互学互鉴,要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和最佳实践对接,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携手同行,构建伙伴关系网络。目前已经有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郑重地向这一合作投下了信任票。“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在继续扩大,本届高峰论坛期间,各方还将签署更多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协议,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也将同中方签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文件。所以,“一带一路”已经呈现出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和多边合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为构建更加广泛、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毅强调,这种伙伴关系不是地缘工具,而是合作平台。欢迎各方平等参与和共同投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现有合作机制的补充,追求的是要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

四是面向行动,打造有力的支撑体系。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各方已经初步发起成立了一些合作机制和平台,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本届高峰论坛期间,我们希望同合作伙伴一道,在完善和发展现有机制的同时,创建出更多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机制和安排,更好地服务于务实合作项目的推进与落实。同时,确保已签署的合作文件能够渗透、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当中。这样就可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更坚实,对接更便捷,保障也更有力。

五是内外联动,释放改革开放的红利。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推进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决心,而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举措,又将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的动力。“一带一路”同中国的改革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本届论坛期间,中方将对外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效和举措,进一步与世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也必将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各国的共同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王毅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积淀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是各国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相信通过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大家一定能够重振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建设广泛的伙伴关系,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强劲的动力,为各国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