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张灯结彩过大年 200年后万寿灯再现清宫盛世年俗

2019年1月7日,故宫博物院“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开幕。展览展出的“五福临门”,喜气满满的福字,分别出自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御笔。“勤政亲贤”单元重点还原了明窗开笔的场景,将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在展厅搭建了出来。

紫禁城张灯结彩过大年 200年后万寿灯再现清宫盛世年俗

来源:中国网 2019-01-08 00: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宗亲宴上的金龙大宴桌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宗亲宴上的宗亲宴桌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身临其境、原汁原味”是此次展览的一大特色,展厅中动用文物组合还原了豪华“宗亲宴”场景。展览参照乾隆四十八年(1783)膳底档的记载,仅此一个场景便动用超过100件文物,呈现了宗亲宴上的金龙大宴桌与宗亲宴桌。

古代,皇帝一举一动无不牵涉国政。过年期间虽有封印仪式,以示休息,仍不免于政务。“勤政亲贤”单元重点还原了明窗开笔的场景,将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在展厅搭建了出来。《国家宝藏》第二季中的明星文物——金瓯永固杯原件就放置于此处。明窗开笔是皇帝新年举行的第一次书写仪式。皇帝用万年青笔书写吉语笺,为天下苍生祈福许愿。吉语笺写毕,封存于黄匣中,任何人不能开启。直到今天,人们才有幸看到它们的真容。

展厅中的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等乐器组合,还原了中和韶乐的场景。中和韶乐是明清两代举行祭祀、朝会、宴飨等重大活动时使用的宫廷音乐。新年之际,王公大臣、皇子宗亲在太和殿和乾清宫向皇帝行礼时,均需演奏。此次展览甄选了最有特色的6类作复原陈列,包括编钟、编磬、建鼓、柷(音祝)、敔(音语)、麾(音辉)等,气势恢宏。

< 1 2 3 4 5

(苏向东)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