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失踪案引发留学安全思考

作者:袁博 来源:文汇报
2017-07-01 15:36:17

  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已失踪三周。案件至今扑朔迷离,引发的舆论效应仍在发酵。该案近日来不仅震惊美国校园,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留学生海外安全问题的关注。

  案件仍未有突破性进展

  美国联邦调查局 (FBI )6月27日宣布案件获得重大进展,称已找到章莹颖失踪前乘坐的涉案黑色车辆。虽然当地警方宣称仍在调查相关信息,会持续搜寻,不会放弃,直到找到章莹颖,但案件截至目前似乎仍未获得突破性进展。

  章莹颖于6月9日下午2点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 I UC)附近失联。目前FBI 已经将章莹颖失踪案列为最优先级别案件,并悬赏1万美元继续寻找关于章莹颖本人的线索。因为案情重大,FBI 表示要与当地警方联手展开工作,调查此案。

  章莹颖的照片和信息目前被公布在FBI 官网“绑架/失踪人口”一栏。FBI网站显示,章莹颖案件是2017年该局介入调查的第7起、2010年以来介入调查的第82起此类案件。FBI 的案情简介显示,作为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一名访问学者,章莹颖最后一次出现是在6月9日(星期五)。

  寻找章莹颖的白宫请愿书目前已获得5.7万人支持,如果签名能达到10万人,白宫将必须对这项请愿进行回应。有消息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警察局、伊利诺伊州警方与 FBI 正在一刻不停地工作,使用各种技术资源追踪线索。

  募捐网站“来资助我”为找章莹颖而募得了6万美元的捐款,以支付章莹颖父母在美期间的生活费用。章莹颖父母主动拿出4万美元作为奖金,希望通过“停止犯罪”组织来寻找可提供有价值线索的人。这是继FBI 宣布悬赏1万美元后,警方与家属又一次征集线索的努力。

  或错过最佳调查时间

  有分析指出,在美国,寻找失踪者一般有八个比较关键的步骤:报案、联系朋友与家人、张贴启事、联系“全国失踪和不明身份者系统”、咨询监狱和医院、查看社交媒体、跟踪电话和请私人侦探。

  美国著名华裔“神探”、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为章莹颖失踪案提出了追查车辆、强化录像画面、清查强奸累犯档案、收集加油站录像带、提供奖金报酬、公共收费站记录及影片分析、车型车号比对、手机追踪、卫星定位、通讯资料分析等十点侦查方向。也有律师认为,绑架、失踪案作为一般刑事案件,动员社会力量、充分的舆论压力和聘请律师,对促进美国警方破案会有一定帮助;请私人侦探,或许也能给警方提供一些破案线索,但其中运气的成分很大。

  章莹颖案件经美联社报道后,《纽约时报》、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福克斯等美国主流媒体也都报道或转载了案件相关消息。

  有报道称,多重原因导致案件当前仍未有突破性进展。一是可能错过了最佳调查时间。失踪案件最初的一两天一般是最佳调查时间。如果第一时间投入足够力量,就可能捕捉到一些容易消失的线索。反之,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可能就不复存在。

  二是案件相关信息不够丰富。在由美国司法部负责的网络公众资料库“全国失踪和不明身份者系统”里,章莹颖案是较新登记的案件之一。在该系统显示案件相关信息丰富程度的评级水平中,本案的程度为“低至中等”,用五星等级衡量得分为两星。

  三是由于失踪案件本身比较复杂,此类案件在美国的侦破率不高。据了解,在“全国失踪和不明身份者系统”上共有26046起失踪案件,其中13216起为未结案件,占比为50.74%。

  美国社会存在安全隐患

  章莹颖失踪案件引发不少网友感叹美国治安并非那么好,纷纷吐槽自己在美国的各种安全经历。记者初来美国工作时也曾被友人忠告:在美国一旦遇到打劫,千万不要慌,更不要激怒对方;最好随身带上一些零钱,万一遇到,可以考虑用钱消灾,因为对方很可能有枪。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比如美国社会对于大麻的容忍度,以及一些州的法律允许持枪,令社交也变成一件有着很高危险系数的事情。记者到美国后不久,就被朋友善意提醒:参加派对时不要喝莫名其妙打开的饮料,也不要随便接烟。同时,由于普通人可以合法持有枪支,在美国要远离情绪激动的人,因为你无法判断对方是否持有危险武器,很多突发状况都是由情绪激动引发的。

  更重要的还在于美国的安全指数非常不“均匀”,差别极其大,并且安全系数与金钱息息相关。在美国,市中心往往是穷人、流浪汉和黑帮分子的聚集地。记者初到美国不久便出差洛杉矶,由于不了解当地情况,在订酒店时就毫不犹豫选择了市区。后来在熟悉当地情况朋友的忠告下,第二天一早便退掉市区酒店搬到了郊区。

  此外,由于受教育的问题,美国的“穷”往往和“坏”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边是“好社区”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边则是“差社区”夜晚人人不敢出门,家家户户房门紧闭。正因为此,很多初到美国的华人都会被善意提醒:某些地方千万不要去,一定要住在“好社区”,因为“好社区”意味着安全、有序、文明,但往往房价与租金也要高出不少。

  留学海外应主动加强防范

  这起案件也引发人们对于留学生海外安全问题的思考。近年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加,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频发安全事故。2014年7月,24岁的赴美留学生纪欣然在回宿舍的路上遭遇抢劫,头部受重伤,回到公寓后身亡;2016年5月,在德国的中国女留学生李洋洁,外出跑步时遭到一对德国情侣暴力致死;同年12月,留学生张瑶在罗马被抢,试图追回个人物品时因遭遇意外不幸离世。

  在留学生安全事件中,被抢劫、故意杀害、性侵等恶性事件偏多。从年龄来看,22岁以下大学生受伤害最多。而据公开信息统计,海外女留学生出现安全问题占比达45%。频发的安全事故给留学生们敲响了警钟,那么身在海外的留学生该如何保护自己人身和财产安全?

  一是主动加强防范。在出国之前通过各种途径详细了解留学所在地状况,包括当地的社会规则、法律法规以及治安情况等。

  二是熟记报警电话。发现危险要迅速报警,留学生在入校或搬到新住处后,应将该区域报警电话熟记于心。

  三是注意“危险信号”。比如,电线杆上挂鞋子要警惕,因为挂鞋子是黑帮势力划分的记号;碰见文身的路人要留意,可能来自犯罪团伙;如果见到路人用很酷的手势来打招呼,不能轻易模仿。

  四是生活要低调。切勿炫富,合理安排自己的财物,外出时应尽量不携带大量现金;尽量选择校内居住或离学校较近的安全区域,少去治安相对较差的贫民区和娱乐场所。

  五是打车要提高警惕。上车前核对司机身份,上车前后和家人或朋友保持联系,坐在司机背后的位置,最好不坐副驾驶,感觉不舒服或有危险的时候要求下车,如果被拒要迅速拨打911。(记者 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