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令日本“老铺新业”成功转型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7-03-03 16:06:13

日本经济的强大,与其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分不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国内常有人称日本制造业在新经济时代已经落伍。确实有一些表象在印证这一点。

曾经叱咤风云的日本大企业,如今都在收缩战线,剥离不盈利的部门,专心从事自己比较有把握的部分。比如日立公司现在只搞设备生产,放弃了成套项目。东芝做了相反的选择,放弃电脑,集中资源要做核电,所以决定收购核电基建企业,结果吃了大亏,以致公司面临破产的命运。三菱公司重工业制造本来很有实力,但一直没有能力制造顶尖的豪华客轮,前几年好不容易从欧洲拿到订单,结果赔得一塌糊涂。三菱开发的支线客机,宣传得天花乱坠,结果一再延期,远远地落在了中国后面。

虽然日本一些传统制造业确实出现衰落,但是日本制造业真的跌落神坛了吗?

创新令日本“老铺新业”成功转型

2月14日,松下电器公司在大阪的一家便利店测试新研发的全自动自助收银机。(摄影 李明)

模式滞后 传统竞争力减弱

日本制造业早年的成功,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第一是拿来主义,擅长将别人的技术化为己有。第二,制度比较稳定。日本多年来没有革命只有维新或改良,带来的效果之一是制度连贯性较好,法律执行得好。这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知识产权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尊重,一些勇于创新的企业得到发展。第三,美国的扶持。战后,美国从市场、资金到技术都对日本大力扶持,并且由于政治上完全附庸于美国,日本还跟在美国后面得到了国际市场。第四,早于中国在市场经济中磨炼,重视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

然而近几十年来,以上因素都出现了不利于日本的变化,日企的日子不再那么好过。在基础设施建设、钢铁行业、机械制造、造船、医药化工、电子家电等方面,日本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其原因主要是造价高及整合能力不强,所以现在既很少看到日本企业争得国外的基建项目,也难以看到日本品牌的电脑或智能手机。现在,日本相对有竞争力的是汽车和材料。但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和中国的追赶,日本也有可能会失去这两项的相对优势。

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指出,日本制造业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应对全球化的商业模式滞后,导致在激烈的全球化进程中比较被动。

日本企业一直注重打造相对封闭的供应链,从产品开发、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集成组装到销售,建立在长期合作机制下供应链高效率的互动既是日本制造业的优势,也限制了日本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以电子、汽车为代表,在模块生产方式较为普及的制造业领域,今天已经形成设计、集成组装、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等环节全球性专业化分工合作体制。然而,日本企业很难做到如此清晰的分割。首先,由于从思想上重视制造现场,重视产品研发和制造技术开发的互动,主张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终身雇佣制下也很难对员工进行裁减,所以日企不愿关闭自己的工厂;此外,日本企业倾向于相信建立在长期合作之上的默契。这一切都与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的全球化相左,导致日本制造业在思想和体制上的全球化举步维艰。

精益求精 “第六产业”势头旺

对于日本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杏林大学教授刘迪认为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日本二战后引进国外生产模式,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最高峰。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人工费、市场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在日本衰退。但是,日本并未在制造业领域完全丧失主导权,日企在海外的产值仍相当于本土规模。

另一方面,日本本土的主导产业已经向区域化、小型化、品牌化、专用化、服务化发展。例如许多地方的中小企业,仍生产非常好的小型器具,不少企业面向老龄社会,设计出许多针对性商品。医疗与制造业结合,生产出许多精密诊疗仪器。日本制造业完成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

日本劳动安全卫生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吕健指出,日本奉行制造业立国政策许多年,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成功抢到或维持国际市场的份额。大企业如车企,数十年前就采取对策,在北美欧洲亚洲设厂,增加当地雇佣并且降低成本。再加上日企对产品精益求精,以及针对当地特色设计产品,维持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定份额。但在家电产品方面,日系企业盲目追求高科技、多功能,成本增加,在性价比上并不一定受到客户尤其是海外客户的好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